鋼鐵行業不太景氣,寶鋼武鋼合併是個好消息
CP-MG 20161207 15:00
資料來源:知乎日報、央廣網
圖片:蘋果日報
資料來源:知乎日報、央廣網
圖片:蘋果日報
當前鋼鐵行業的現狀,環境低迷 + 產能過剩 + 效益低下。
造成這種情況的核心是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供需錯配,無論是數量還是品種,而供需錯配的根源是完全的市場化+ 監管的缺位;第二個問題,市場調節機制失靈,其根源是缺乏足以影響整個產業的寡頭企業。
為什麼寶武合併能夠讓這個局面看到扭轉的前景?
問題就是市場集中度的問題(不是產業集中度)。
寶武合併之後的 7000 萬噸,在全國粗鋼產量裡仍然佔不到 10%,並不能說帶來絕對量的優勢。但是合併之後的寶武,市場控制能力大幅加強。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品種層面,矽鋼市場佔有率超50%(未核實,腦子裡的數字),高磁感取向矽鋼市場佔有率100%,汽車板市場佔有率50%,高強汽車板市場佔有率70%,其他鍍錫板、彩塗板等冷系列基本上都是市場佔有率第一,這些品種上,寶武的控制力首屈一指,甚至可以左右全國的價格。第二個層面是現貨市場層面,過去寶鋼的產品對現貨市場的影響很小,因為主要走直供,且價格比其他企業高出幾百元,現在武鋼產品可以影響現貨市場,原本寶鋼旗下的歐冶雲商是第三大鋼鐵電商(第一找鋼網,第二鋼銀,都以建築鋼材為主,歐冶雲商開票量第三,與前兩家差距不大,但以板材為主),寶武合併後武鋼資源加入,必然將躍居最大鋼鐵電商,這使得寶武對現貨市場和電商市場的影響力大幅增強。第三個層面是區域市場,南方主要有三個大區域,華東、中南、華南,華東地區的建材以沙鋼等民營企業為主導,報價比較多元,板材主要是武鋼、中天等幾家企業,中南地區無論建材板材,基本都以武鋼系資源為主導,華南地區建材以寶鋼系的韶鋼為主導,板材主要是北材南下,包括鞍鋼、河北鋼廠、華東鋼廠、武鋼的影響都不小,同時,寶鋼湛江投產後正在上量,逐漸獲得華南地區的主導權。寶武合併之後,南方三大區域的建材和板材市場,基本上只有華東的建材不受寶武集團的控制,其他的都將以寶武的定價為主。
所以,寶武合併之後產量佔比雖然仍然不高,但在冷系列品種、現貨市場和電商平台、南方三大區域三個不同的維度都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因此,我認為這次合併,無論生產層面的整合是否進行、進行的多深,都不影響寶武集團市場影響力的大幅提升,而這種提升,比生產的整合更能解決鋼鐵行業目前面對的難題。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揭牌成立 年產鋼規模將位居全球第二
央廣網上海12月1日消息(記者張棉棉吳善陽上海台記者孟誠潔)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由寶鋼與武鋼聯合重組而成的中國寶武鋼鐵集團今天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這是業內首個集團重組與上市公司合併同步推進的央企聯合重組案例。新成立的中國寶武鋼鐵集團在年產鋼規模上,將達到中國第一、全球第二。
“今天,對於我們全體幹部職工而言,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隨著寶武集團董事長馬國強擲地有聲的宣布,寶武集團正式成立,合併塵埃落定。從9月22日,國務院國資委正式發文批准同意兩家公司聯合重組,到寶鋼股份、武鋼股份同時發布《吸收合併報告書》,再到10月28日,在寶鋼股份、武鋼股份分別召開的股東大會上,兩家上市公司吸收合併議案以99.5%以上的讚成票通過,整個過程備受關注。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示,武鋼是新中國第一個特大鋼鐵企業,寶鋼是改革建設初期的特大型鋼鐵企業,兩家企業為我國建立完整的鋼鐵工業體系,推動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做出了重要的歷史性貢獻,寶鋼和武鋼成功重組,標誌著企業從此跨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實施寶鋼、武鋼兩大鋼鐵兩大巨頭重組,對於深入推進我國鋼鐵產業結構優化、轉型升級,有效推動我國鋼鐵行業更好的服務國民經濟發展,加速提升我國鋼鐵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寶鋼和武鋼兩家企業聯合重組後成立的中國寶武集團,將擁有員工22.8萬人,資產總額約為7300億元,營業收入將達3300億元,按營業收入計算,可在“2015年世界500強”中列123位左右。集團擁有普碳鋼、不銹鋼、特鋼等三大系列產品,年產粗鋼規模將位居中國第一、全球第二,將成為中國乃至全球鋼鐵行業最具影響力的企業之一。
馬國強表示,中國寶武集團將依據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功能定位,逐漸向管資本轉型,在體制機制創新、專業化公司發展、職業經理人制度、“瘦身健體”、提質增效等方面深化改革,打造鋼鐵領域世界級的技術創新、產業投資和資本運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