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Refractory)如何突破重圍題速進入整合期(新材料+新技術+新服務)
CP-MG 20170630 14:30
資料來源:耐火材料網
圖片:耐火材料網
2017年耐火材料行業正在進入行業橫向吞併重組的歷史階段
跟著耐火材料行業周期進入成熟期,跟著下游行業尤其是鋼鐵行業整合帶來的變化,耐火材料行業正在經歷一場變革。我們以為耐火材料行業即將迎來吞併重組的整合期,行業整合的推動力主要來自行業結構全面進級,其表現為:1、行業發展模式進級:行業的發展模式正在從成長期向工業進級期過渡,從過去單純追求產量的粗放式增長向晉升產品檔次、追求附加值轉變。 2、產品功能進級:耐火材料產品由過去單一追求的耐火性質向具備多種功能、更加節能環保過渡。 3、企業盈利模式進級。
耐火材料企業盈利模式由過去單純的產品提供商向耐火整體方案提供商的角色過渡。我們以為未來3-5年行業將進入橫向吞併重組的新發展階段,耐火材料行業具備戰略性投資機會。
耐火材料行業發展模式轉變:粗放增長期向工業進級期過渡
耐火材料行業在過去二十年中分享了鋼鐵等下游行業的快速增長,2007年我國耐火材料產量就已經達到了2911萬噸,佔據世界耐火材料總產量的半壁山河,近6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0%以上;但跟著鋼鐵行業等下游行業總產量增速放緩,耐火材料需求增速開始回落,近兩年產量增長則幾乎停滯,未來行業將結束過去那種依靠產量增長的模式,持續增長的動力來源於工業進級。
節能降耗助推耐火材料產品結構進級節能降耗從兩個方面臨耐火材料產品結構產生影響。
一方面,耐火材料本身是個高耗能行業,跟著技術的提高,耐火材料使用壽命不斷增加,每噸耐火材料的煉鋼量增加,節省了耐火材料的使用。另一方面,鋼鐵冶煉中的節能降耗離不開工藝革新、技術革新,而這必定要求耐火材料的機能提高。我們將耐火材料行業的產品結構進級總結為"三個替換",即高檔材質對低檔材質的替換,不定型產品對定型產品的替換,功能型產品對普通產品的替換。
行業盈利模式從銷售產品向承包服務轉變。
整體承包的服務模式正在為行業帶來一場革命。在整體承包模式中,承包方不僅要負責供貨,還要負責砌包、使用、維修、拆包的全過程治理,按出鋼量、爐次等進行結算付款。該方式促使耐火材料廠商不斷開發新材料,進步產品機能,延長使用壽命,改變了與鋼廠單純的交易關係,形成了供求雙方利益共同體。耐火材料企業提供整體承包服務時,向鋼廠的收費高於直銷產品收費。從濮耐股份和北京利爾的財務數據來看,整體承包毛利率較直銷產品高3-5個百分點。鋼企對耐材從產品向服務的轉向將改變企業的盈利模式,領先型企業將在這一轉變中拔得頭籌。
介紹耐火材料:
耐火材料在鋼鐵、有色、石化、建材、機械、電力、輕工等基礎工業領域以及航天航空領域和艦艇、導彈等軍事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除此之外,在氧化鋁、陶瓷、塗料、熱處理應用領域使用較為廣泛,並佔有相對穩定的市場份額。
耐火材料主要應用領域及各自消耗比例如下:
1、耐材在鋼鐵行業的市場佔有率分析 鋼鐵工業可以說是高溫裝置工業的代表,是其耐火材料的最大消耗行業,用量大、品種多,年產1億噸鋼鐵約消耗耐火材料100萬噸。
近年來,以築爐作業的省力化為目標還在不斷擴大,鋼鐵工業行業的用耐火材料約佔耐火材料成品消耗總理的70%,因此鋼鐵行業的規模是決定耐火材料市場容量的主要因素。歷史數據顯示,耐火材料的產量增速與粗鋼產量增速具有高相關性。
2010年耐材企業平均產量為27萬噸,同增3%。 2010年耐火材料的總產量為6774萬噸,同增12%,2011年1-2月產量為987萬噸,同增10%。
為了保證鋼鐵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國務院於2009年3月正式出台了《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細則,提出應對危機與振興產業相結合、控制總量與優化佈局相結合、自主創新與技術改造相結合、企業重組與體制創新相結合、內需為主與全球配置相結合的基本原則。雖然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對2009年至2011年鋼鐵產量提出了一個限制計劃,但是隨著國家一系列擴大投資、刺激內需政策的出台和實施,鋼鐵行業下游需求已經出現實質性回暖,隨著鋼鐵行業的產品結構優化和調整,對優質、長壽、高效和功能性耐火材料的需求將會穩步上升,這將對我國的耐火材料行業提出更新、更高、更嚴的要求。耐火材料行業發展雖然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但是對於具有擁有雄厚研發和技術實力的耐火材料企業也是一個良好的發展機會。
2、耐火材料在建材行業、金屬行業的廣泛應用 建材行業包括水泥、玻璃、陶瓷等,建材行業是耐火材料第二大消耗工業,佔耐火材料消耗總量的17%左右。同時,有色金屬工業用耐火材料市場也佔有一定的比重,近年來我國鋁、銅、鎳等有色金屬產量強勁增長,也帶動了耐火材料消耗的大幅增加。 預計今後兩年,隨著鋼鐵、有色、石化、水泥、陶瓷等高溫工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的耐火材料產量將繼續保持穩步增長趨勢;受高溫工業技術進步的發展要求帶來的耐火材料行業產品結構的變化,我國耐火材料產量的增長速度可能減緩,但優質耐火材料的用量將會增加。
資源介紹:
河南省天然耐火原料資源豐富,除鎂質原料之外,其他原料品種齊全,品質優良。
河南省的鋁礬土保有儲量達2.8億頓,居全中國第二位。
河南省煤炭、電力等能源充足,以各種原料為基礎的電熔、合成、燒結、均化等材料已在國內市場佔很大份額,並出口歐、美及東南亞國家,享有很高盛譽。但原料開採方式落後,亂挖濫採、採富棄貧,原礦開采回收率不足50%,資源浪費嚴重。
在原料加工方面,原國有礦山企業已紛紛停產,到處是小豎窯煅燒加工,粗製濫造,產品附加值很低。
2、生產能力。改革開放後,河南省耐火原材料企業迅速增加,國有、集體、個體、聯營廠競相上馬。據1993年行業統計,耐火原材料生產企業約1000餘家,這些企業隸屬15個地市的冶金、建材、化工、輕工、鄉鎮集體及個體企業系統,多數位於隴海、焦枝鐵路兩側,京廣線以西區域。近年來,生產能力過大,一些企業開工不足,處於關停並轉、停產半停產狀態,個別國有企業已宣告破產。據業界人士估計,河南省現有原料礦山和耐火材料企業600多家,單就產量、能力而言,仍然嚴重飽和。
1999年河南省耐火原料產量300萬噸,耐火製品產量279.7萬噸,其中耐火磚194.4萬噸,不定形62.5萬噸,其他製品22.8萬噸。因此,單從產量上講,入世後,河南的耐火原料及製品出口具有很強的實力。
3、企業規模。洛陽、焦作、澠池等地的一些企業是國內知名的龍頭企業,濮陽、開封、新鄉、平頂山、三門峽、濟源、鞏義、密縣等地的一批企業為後起之秀,具有一定的規模和競爭力。其他企業規模不大,品種單一,行業內影響較小。總體來說,河南耐火原材料企業之間的規模、裝備水平相差很大,多數企業小、散、亂,管理粗放,名牌企業、名牌產品少。
4、生產成本。河南省耐火原料資源及煤炭能源豐富,加之交通便利,原材料成本低,為發展耐火原料及製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耐火材料屬勞動密集型產品,職工平均工資不高,勞動生產率低。較低的生產率雖部分抵消了職工低工資、原料低成本的競爭優勢,但與國內外市場相比,生產成本總體上是比較低的,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將具有明顯優勢。
5、產品結構及質量。河南普通產品多,優質產品少,60%為普通粘土磚及高鋁磚,產品雷同現象嚴重。這種現狀,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現有資產的產出效益,削弱了競爭能力。近些年,我省出口的產品質量與國際市場要求相比,有些產品實物質量不穩定,化學成分、尺寸精度及外觀不能滿足要求。在產品包裝和售後服務等方面,也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由此可見,加入WTO後,河南省耐火材料行業同全國一樣,將面臨挑戰與機遇並存的局面。在基礎性資源、生產能力、生產成本方面,河南有明顯優勢,但在生產裝備、產品結構、技術力量及產品質量上,除少數企業有優勢外,多數中小型企業相對差一些。
跟著耐火材料行業周期進入成熟期,跟著下游行業尤其是鋼鐵行業整合帶來的變化,耐火材料行業正在經歷一場變革。我們以為耐火材料行業即將迎來吞併重組的整合期,行業整合的推動力主要來自行業結構全面進級,其表現為:1、行業發展模式進級:行業的發展模式正在從成長期向工業進級期過渡,從過去單純追求產量的粗放式增長向晉升產品檔次、追求附加值轉變。 2、產品功能進級:耐火材料產品由過去單一追求的耐火性質向具備多種功能、更加節能環保過渡。 3、企業盈利模式進級。
耐火材料企業盈利模式由過去單純的產品提供商向耐火整體方案提供商的角色過渡。我們以為未來3-5年行業將進入橫向吞併重組的新發展階段,耐火材料行業具備戰略性投資機會。
耐火材料行業發展模式轉變:粗放增長期向工業進級期過渡
耐火材料行業在過去二十年中分享了鋼鐵等下游行業的快速增長,2007年我國耐火材料產量就已經達到了2911萬噸,佔據世界耐火材料總產量的半壁山河,近6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0%以上;但跟著鋼鐵行業等下游行業總產量增速放緩,耐火材料需求增速開始回落,近兩年產量增長則幾乎停滯,未來行業將結束過去那種依靠產量增長的模式,持續增長的動力來源於工業進級。
節能降耗助推耐火材料產品結構進級節能降耗從兩個方面臨耐火材料產品結構產生影響。
一方面,耐火材料本身是個高耗能行業,跟著技術的提高,耐火材料使用壽命不斷增加,每噸耐火材料的煉鋼量增加,節省了耐火材料的使用。另一方面,鋼鐵冶煉中的節能降耗離不開工藝革新、技術革新,而這必定要求耐火材料的機能提高。我們將耐火材料行業的產品結構進級總結為"三個替換",即高檔材質對低檔材質的替換,不定型產品對定型產品的替換,功能型產品對普通產品的替換。
行業盈利模式從銷售產品向承包服務轉變。
整體承包的服務模式正在為行業帶來一場革命。在整體承包模式中,承包方不僅要負責供貨,還要負責砌包、使用、維修、拆包的全過程治理,按出鋼量、爐次等進行結算付款。該方式促使耐火材料廠商不斷開發新材料,進步產品機能,延長使用壽命,改變了與鋼廠單純的交易關係,形成了供求雙方利益共同體。耐火材料企業提供整體承包服務時,向鋼廠的收費高於直銷產品收費。從濮耐股份和北京利爾的財務數據來看,整體承包毛利率較直銷產品高3-5個百分點。鋼企對耐材從產品向服務的轉向將改變企業的盈利模式,領先型企業將在這一轉變中拔得頭籌。
介紹耐火材料:
耐火材料在鋼鐵、有色、石化、建材、機械、電力、輕工等基礎工業領域以及航天航空領域和艦艇、導彈等軍事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除此之外,在氧化鋁、陶瓷、塗料、熱處理應用領域使用較為廣泛,並佔有相對穩定的市場份額。
耐火材料主要應用領域及各自消耗比例如下:
1、耐材在鋼鐵行業的市場佔有率分析 鋼鐵工業可以說是高溫裝置工業的代表,是其耐火材料的最大消耗行業,用量大、品種多,年產1億噸鋼鐵約消耗耐火材料100萬噸。
近年來,以築爐作業的省力化為目標還在不斷擴大,鋼鐵工業行業的用耐火材料約佔耐火材料成品消耗總理的70%,因此鋼鐵行業的規模是決定耐火材料市場容量的主要因素。歷史數據顯示,耐火材料的產量增速與粗鋼產量增速具有高相關性。
2010年耐材企業平均產量為27萬噸,同增3%。 2010年耐火材料的總產量為6774萬噸,同增12%,2011年1-2月產量為987萬噸,同增10%。
為了保證鋼鐵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國務院於2009年3月正式出台了《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細則,提出應對危機與振興產業相結合、控制總量與優化佈局相結合、自主創新與技術改造相結合、企業重組與體制創新相結合、內需為主與全球配置相結合的基本原則。雖然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對2009年至2011年鋼鐵產量提出了一個限制計劃,但是隨著國家一系列擴大投資、刺激內需政策的出台和實施,鋼鐵行業下游需求已經出現實質性回暖,隨著鋼鐵行業的產品結構優化和調整,對優質、長壽、高效和功能性耐火材料的需求將會穩步上升,這將對我國的耐火材料行業提出更新、更高、更嚴的要求。耐火材料行業發展雖然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但是對於具有擁有雄厚研發和技術實力的耐火材料企業也是一個良好的發展機會。
2、耐火材料在建材行業、金屬行業的廣泛應用 建材行業包括水泥、玻璃、陶瓷等,建材行業是耐火材料第二大消耗工業,佔耐火材料消耗總量的17%左右。同時,有色金屬工業用耐火材料市場也佔有一定的比重,近年來我國鋁、銅、鎳等有色金屬產量強勁增長,也帶動了耐火材料消耗的大幅增加。 預計今後兩年,隨著鋼鐵、有色、石化、水泥、陶瓷等高溫工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的耐火材料產量將繼續保持穩步增長趨勢;受高溫工業技術進步的發展要求帶來的耐火材料行業產品結構的變化,我國耐火材料產量的增長速度可能減緩,但優質耐火材料的用量將會增加。
資源介紹:
河南省天然耐火原料資源豐富,除鎂質原料之外,其他原料品種齊全,品質優良。
河南省的鋁礬土保有儲量達2.8億頓,居全中國第二位。
河南省煤炭、電力等能源充足,以各種原料為基礎的電熔、合成、燒結、均化等材料已在國內市場佔很大份額,並出口歐、美及東南亞國家,享有很高盛譽。但原料開採方式落後,亂挖濫採、採富棄貧,原礦開采回收率不足50%,資源浪費嚴重。
在原料加工方面,原國有礦山企業已紛紛停產,到處是小豎窯煅燒加工,粗製濫造,產品附加值很低。
2、生產能力。改革開放後,河南省耐火原材料企業迅速增加,國有、集體、個體、聯營廠競相上馬。據1993年行業統計,耐火原材料生產企業約1000餘家,這些企業隸屬15個地市的冶金、建材、化工、輕工、鄉鎮集體及個體企業系統,多數位於隴海、焦枝鐵路兩側,京廣線以西區域。近年來,生產能力過大,一些企業開工不足,處於關停並轉、停產半停產狀態,個別國有企業已宣告破產。據業界人士估計,河南省現有原料礦山和耐火材料企業600多家,單就產量、能力而言,仍然嚴重飽和。
1999年河南省耐火原料產量300萬噸,耐火製品產量279.7萬噸,其中耐火磚194.4萬噸,不定形62.5萬噸,其他製品22.8萬噸。因此,單從產量上講,入世後,河南的耐火原料及製品出口具有很強的實力。
3、企業規模。洛陽、焦作、澠池等地的一些企業是國內知名的龍頭企業,濮陽、開封、新鄉、平頂山、三門峽、濟源、鞏義、密縣等地的一批企業為後起之秀,具有一定的規模和競爭力。其他企業規模不大,品種單一,行業內影響較小。總體來說,河南耐火原材料企業之間的規模、裝備水平相差很大,多數企業小、散、亂,管理粗放,名牌企業、名牌產品少。
4、生產成本。河南省耐火原料資源及煤炭能源豐富,加之交通便利,原材料成本低,為發展耐火原料及製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耐火材料屬勞動密集型產品,職工平均工資不高,勞動生產率低。較低的生產率雖部分抵消了職工低工資、原料低成本的競爭優勢,但與國內外市場相比,生產成本總體上是比較低的,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將具有明顯優勢。
5、產品結構及質量。河南普通產品多,優質產品少,60%為普通粘土磚及高鋁磚,產品雷同現象嚴重。這種現狀,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現有資產的產出效益,削弱了競爭能力。近些年,我省出口的產品質量與國際市場要求相比,有些產品實物質量不穩定,化學成分、尺寸精度及外觀不能滿足要求。在產品包裝和售後服務等方面,也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由此可見,加入WTO後,河南省耐火材料行業同全國一樣,將面臨挑戰與機遇並存的局面。在基礎性資源、生產能力、生產成本方面,河南有明顯優勢,但在生產裝備、產品結構、技術力量及產品質量上,除少數企業有優勢外,多數中小型企業相對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