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About Us
  • PRODUCTS
    • 稀土材料 / Rare-rarth Metals
    • 矽鐵 (硅鐵) / Ferro-Silicon
    • 金屬硅(矽) / Metal Silicon
    • 鉻鐵 / Ferro Chrome
    • 碳殘陽極 / Carbon Anode Scrap
    • 石油焦 / Calcined Petroleum Coke
    • 菱鎂礦產品 / MAGNESIUM
    • 稀土拋光粉 / Rare Earth Polishing Powder
  • SPEC/ 規格
  • CONTACT US
  • DM / 電子型錄
  • STAFF
  • License / 認證檢驗
  • NEWS / 產業新聞
  • 友站連結
    • 政府標案查詢
    • 全國工商行政服務網
    • 台灣經貿網TAITRA
    • 香港貿發局HKTDC
    • 勞動部GHS化學品調和制度
    • 基隆港務局
    • 台中港務局
    • 高雄港務局
    • 交通部航港局
    • 財政部關務署
    • Global Information, Inc
    • 中國展會門戶
    • HS Code 查詢
    • 船務動態追蹤
    • 台灣銀行當日匯率
    • 海關當旬匯率查詢
    • 船運費用查詢(FWD)
    • 船公司/船務追蹤
    • 國際粉體:目數(mesh)與微米(μm)換算表
澄柏國際股份有限公司-(NCM CORP-CPMG MINING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TAIWAN

2019十月稀土國際市場快訊 (Rare Earth Market News)


Picture

​CP-MG 20191007 09:00
資料來源:稀土在線、SMM
圖片來源: 澄柏國際
​


萊納斯CEO:呼籲美澳向中國學習發展稀土工業:

澳洲最大的稀土公司Lynas Corp首席執行官阿曼達·拉卡茲(Amanda Lacaze)在周二舉行的珀斯美亞中心關鍵礦物會議上發表講話,批評了中國以外的製造商為追求廉價的材料而造成了一個扭曲的市場。
目前全球稀土供應的80%以上來自中國,而且中國對供應鏈的控制力也越來越強。
拉卡茲女士說,中國在供應鏈上的主導地位來自其政府和工業界的共同努力,相比之下,世界其他地方的供應鏈都“碎片化”,並把矛頭指向了歐洲和美國的製造商,這些製造商為了便宜的材料而把自己置於危險之中。
她說:“三十年來,中國以外的製造商,特別是在歐洲和美國,一直在支持一項戰略,該戰略提供了一個集中的,有時是扭曲的市場,最終可能威脅到他們的業務。 ”
拉卡茲女士說,澳大利亞和美國等國家可以向中國學習,政府如何支持稀土產業,對一些大型企業提供支持,並將技術內化以取得成功。她呼籲美澳政府是提供一個穩定的運營環境並執行支持行業發展的政策。
美國地質調查局國家礦物信息中心主任史蒂芬·佛提爾(Steven Fortier)表示,如果某種礦產集中在一個國家/地區,都會帶來風險。重稀土分離和金屬合金生產應成為各國政府的優先事項。
悉尼大學美國研究中心關於稀土的報告週三發布,稱對稀土實行禁運不符合中國的利益,因為上一次中國禁運稀土時,市場上出現了替代品,結果是刺激競爭性稀土的生產和替代。 (《澳華財經在線》)
Picture







​倫敦彩虹稀土(Rainbow Rare Earths Ltd)計劃增產10000噸稀土礦:


​
彩虹稀土有限公司計劃從其布隆迪的Gakara稀土項目中每年生產10000噸稀土精礦。
與今年截止到6月30號的的產量(850噸)相比,該計劃產量增加了10倍,同比增長為44%,其稀土氧化物含量為57%,售價1812美元/噸。
公司其實早已開始了測試工作,為了進一步勘探並確認其礦藏儲量是否能支撐其新的10年開採計劃。
公司目前處於地表礦脈測試階段,但測試結果顯示即使是地表也仍含有較低水平的稀土元素,這意味Gakara可能擁有比最初預期的更大的礦床。
公司決定,為了提高開採質量,開採任務將由新的開採隊伍和新的機器實施。
公司的短期目標是在2020年1月達到盈虧平衡,然後利用現金資源實現新目標。
新上任的首席執行官喬治•貝內特(george bennett)表示:“儘管這個產量具有挑戰性,但將今年的經營方式定性為一種嘗試將更為正確。今年我們的項目取得了很多進展,如今新的經營方式也將會以更系統更高效的形式出現在Gakara的開採中。”(proactiveinvestors,CBC有色)


非洲蒲隆地彩虹稀土(Rainbow Rare earth)的新任執行長喬治•貝內特宣布,該公司計劃將非洲唯一一座活躍稀土礦的產量提高近20倍,使其成為中國以外第二大稀土礦。

不過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彩虹稀土主要向我國出口稀土原材料,每公斤僅價值2至3美元,即使加大產量,也只能帶來1000萬至1500萬美元的收入。因此,彩虹稀土還有"下一階段的目標",那就是增加稀土加工的環節,從稀土中直接獲取更多利潤。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彩虹稀土位於非洲,但其母公司實際來自英國。除了增加產量和加工環節之外,彩虹稀土還和總部位於倫敦的投資公司TechMet合作斥資300萬英鎊(約2600萬人民幣),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用於在非洲以外地區開發稀土加工廠,據悉,該工廠很可能位於美國。

早在今年6月,美國就已經蠢蠢欲動,向彩虹稀土尋求稀土供給,並表示如果雙方能夠達成合作,美國或將給予該公司一筆"額外補貼"。如今看來,這家英國企業很有可能選擇了和美國合作。
Picture
Click here to edit.


 歐美稀土依賴: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國防部已經把目光轉向非洲,尋找更多稀土供應來源,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馬拉維姆坎戈資源公司(Mkongo Resources)和布隆迪彩虹稀土有限公司(Rainbow Rare Earths Ltd)是美國國防部後勤局聯絡的兩個潛在供應商。

美國商務部在此之前提出61條緊急措施建議,旨在推動關鍵礦產資源的自給自足。

措施中包括加強國內供應鏈領域的研發,拓展與盟友的相關貿易合作,重新評估美國國內礦產資源,簡化採礦許可申請程序,以及提供財稅方面的優惠。


稀土依賴
中國稀土礦產佔全球產出的70%,其餘來自緬甸、澳大利亞、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中國官方數據顯示過去5年來中國稀土出口幾乎翻了一番。

稀土加工領域由中國主導。 2018年全球90%的加工生產在中國完成,另外10%由一家在馬來西亞的澳大利亞公司完成。

法國、愛沙尼亞和日本也向美國出口經過加工的稀土產品,但他們的原料都來自中國。

美國研究機構阿達瑪斯情報所的數據顯示,目前世界稀土加工業85%的產能在中國,澳大利亞的林納斯(Lynas Corp) 公司佔11%。

由於稀土開採加工對環境破壞嚴重,環保成本高昂,美國唯一的稀土礦公司,芒廷山口稀土礦(Mountain Pass)也把礦石運到中國去加工。貿易戰開始以後,這家公司面臨中國施加的25%關稅。

美國可以從馬來西亞進口,但數量遠遠不夠,而且前景也不保險,因為馬來西亞政府不滿稀土加工對環境的破壞,已經威脅要關閉稀土加工場


香港阿戈納特證券(Argonaut Securities)分析師劉海倫(Helen Lau)認為,美國的稀土開採和加工業停滯多年,恢復昔日輝煌需要時間;即使稀土礦藏豐富,短時間內要達到足夠大的產能,目前看來很不樂觀。

她說,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適當調整在某些重要礦產上對進口的過分依賴,是合理的。至於稀土是否中美貿易戰中方的一張王牌,則取決於稀土是否能成為一種有效武器。

近日,美國一些與稀土相關的企業表示將和澳大利亞合作開採稀土礦,但其中一些軍工企業很快宣佈放棄這個備胎計劃,因為開採的礦石還是要運到中國去分離、提煉和加工。



據美國媒體報道,就算美國決心恢復那些相對緊缺的稀土產品加工產業,至少需要5年以上;恢復相對完整的產業鏈至少要15年。美國公司等不了15年。

擁有芒廷山口稀土礦的MP材料公司計劃2020年在礦場開設加工廠。德克薩斯礦產資源公司正在籌備開採德州西部一處稀土礦,懷俄明州的稀有元素資源公司的稀土礦項目也在進展中。

但上線投產還需要幾年時間。

2010年曾被中國實施稀土禁運的日本日前宣佈,從2011年開始,經過9年的勘探,日本在太平洋西部海底發現10米至70米厚的稀土泥層,南鳥島南部幾百公里處的深海海底也探明巨大的稀土泥礦。

但是,海底稀土礦開採難度大,稀土含量低,日本政府估算,這些海底稀土泥的開採成本將數倍於收益。



俄羅斯Polymetal可能會投資稀土項目:


俄羅斯Polymetal首席執行官維塔利•內西斯(Vitaly Nesis)週三表示,該公司將考慮投資該國最大的稀土項目Tomtor,該項目正由這家金銀生產商的最大股東開發。
Polymetal在8月份表示,正考慮收購國內稀土礦項目的少數股權,以利用市場對電動汽車生產所需大宗商品日益增長的需求。 Vitaly的兄弟、俄羅斯商人亞歷山大•內西斯(Alexander Nesis)持有該公司最大的股份。
Polymetal首席執行官維塔利•內西(Vitaly Nesis)在莫斯科的一次會議期間告訴記者,公司董事會將考慮在12月份投資位於東西伯利亞亞雅庫提亞地區的tomtor。
“我們可能會討論一筆小投資,”他表示。
Polymetal此前曾為該項目的技術開發提供諮詢,但該公司表示,不打算改變自己作為俄羅斯最大貴金屬生產商之一的主要形象。
全球主要的稀土儲備目前都集中在中國。稀土用於生產從手機到電動汽車等一系列高科技產品。
" Tomtor是一個世界級的礦床," Vitaly Nesis說,並補充說該公司不喜歡它一直在尋找的其他稀土項目。
Alexander Nesis擁有該項目75%的股份,其餘25%由塞浦路斯Zaltama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直到最近,Zaltama一直為俄羅斯國有企業集團Rostec所有。 Rostec在8月份退出了該項目,但沒有透露新業主是誰。
該項目預計2022年投產,到2024年建成年產礦石16萬噸的工廠。 (Reuters,稀土產業研究)

Picture



​Nature. Biotech:稀土納米顆粒用於體內分子成像和免疫治療:



NIR IIb區 (NIR-IIb) (1500-1700 nm)激光對於實現哺乳動物的深組織光學成像來說是理想的選擇,但目前還缺乏高效和生物相容性較好的探針。
有鑑於此,斯坦福大學戴宏杰教授團隊開發了一種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立方相(α-phase) 鉺基稀土納米顆粒(ErNPs),它具有高效的下轉換發光性能,可用於對癌症免疫治療的小鼠進行動態成像。



要點1. 實驗使用連有抗PD-L1抗體交聯親水聚合物層功能化的ErNPs對結腸癌小鼠的PD-L1進行分子成像,發現腫瘤與正常組織的信號比約為40。

要點2. 對PD-L1和CD8的體內NIR-IIb分子成像實驗表明,經免疫治療後的腫瘤微環境會存在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並且免疫激活後的腫瘤和脾臟中的CD8信號也會發生改變。 (NanoLabs)

Yeteng Zhong, Hongjie Dai . et al. In vivo molecular imaging for immunotherapy using ultra-bright near-infrared-IIb rare-earth nanoparticles. Nature Biotechnology. 201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7-019-0262-4



Picture
Picture

​贛州高新區市委書記李炳軍調研“中國稀金谷”建設,要求全力以赴提升產業創新能力:​


今年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江西和贛州視察指導,為我們推進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明晰了路徑。過去幾年,我們大力推進“中國稀金谷”建設,“中國稀金谷”核心區雛形已經形成。 “中國稀金谷”建設進展如何?還存在哪些困難問題? 10月12日下午,炳軍書記深入現場調研,並主持召開座談會,聽意見、謀良策、出實招。

10月12日下午,市委書記李炳軍深入贛縣區、贛州高新區,實地調研“中國稀金谷”建設工作,並與企業家座談交流,面對面聽取意見建議。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和贛州重要講話精神及全省工業強省推進大會精神,全力以赴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堅定不移推進“中國稀金谷”建設,實現稀金產業高質量發展。

市領導藍贇陪同調研並出席座談會。
李炳軍先後來到江西嘉圓磁電科技、贛州誠正稀土新材料等企業,進車間、問生產、看產品,分別考察高性能磁性材料和稀土永磁電機項目,協調解決實際問題。他指出,要大力發展永磁電機產業,加快形成產業集群。要加強生產現場管理,提升產品質量和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力。在贛州高新區紅金工業園一期,李炳軍深入了解企業環境治理及整體搬遷情況,要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決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落實,紮實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隨後,李炳軍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中國稀金谷”核心區建設和科創平台建設情況匯報。謝志宏、熊永德、呂鋒、賴誠明、趙連利、黃世春、王啟桂、劉同高等企業家代表,圍繞加快推進稀金產業發展積極建言獻策。李炳軍邊聽邊記,不時互動交流,現場氣氛熱烈。
認真聽取發言後,李炳軍說,大家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建議,相關部門要認真梳理,給予一一答复。需要進一步研究的,要充分論證,盡快形成政策措施。
李炳軍強調,要堅定不移推進“中國稀金谷”建設。統一思想,堅定信心,保持發展定力,舉全市之力把“中國稀金谷”做大做強。要全力以赴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堅持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產業和資源優勢,加快推進重大科創平台建設,創造更好條件留住人才,推動產學研合作發展。要延長產業鏈條。大力實施“鑄鏈”“補鏈”“強鏈”“延鏈”工程,尤其要明確主攻方向,引進電機產業龍頭企業,重點推動電機產業取得突破。要持續改善投資環境。企業有所求,政府必有所應,持續做好降成本優環境各項工作,創造一流營商環境。要形成強大合力。集中各種資源要素,加強校企、校地合作,齊心協力、密切配合,共同推動稀金產業加快發展。 (贛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張宗興 劉凱 文/圖)
信息來源:贛南日報、前端新聞客戶端
Picture
​
贛縣區大田鄉廢棄稀土礦區重金屬綜合治理工程(一期)修復效果評估通過專家評審:


項目業主組織專家對項目現場進行了踏勘,並對修復效果評估報告進行了論證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修復效果評估報告內容全面,提出的評估結果合理,項目治理效果達到了預期治理目標。
第三方修復效果評估報告的完成和順利評審通過,為項目的最終驗收奠定了良好基礎,修復評估報告中的具體結論將為項目竣工驗收提供重要依據。項目現場的治理成效得到了專家組的高度肯定,認為本項目的完成實現了礦區由“廢棄礦山”到“綠水青山”的轉變,也是中國恩菲技術實力和社會責任擔當的現實體現。
未來,中國恩菲將以自主知識產權和高新技術為基礎,以豐富的工程經驗和卓越的項目管理能力為依托,以新興產業創新者和綠色環保排頭兵為定位,持續完善、豐富自身廢棄礦山修復技術體系,將技術創新與美麗生態有機融合,引領綠色發展,承擔起守護“綠水青山”與建設“美麗中國”的社會責任。 (有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