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日本(Japan)耐火行業鎂材需求更新整理
CP-MG 20160616 11:30
資料來源:鎂業供應鏈服務平台
近日,日本鎂業協會發布了2016年度日本國內鎂需求預測及2015年度需求總量。預計2016年度需求總量為4.22萬噸,同比增加2.2%,其中,結構材料需求將帶動整體增長,添加材料及鋁合金等用途也將有所增長。另外,2015年度需求總量為4.1308萬噸,同比增加2.5%,連續兩年增長。
據分析預測,添加材為3.21萬噸,同比增加0.9%,鋁合金添加材料也將有所增長,但其他領域將持平;結構材料為7700噸,同比增加7.7%。同時,以運輸領域為首的壓鑄、鑄件、注塑、變型材等各領域鎂合金的應用都有望創造一定成果。日本耐火材料技術協會統計資料顯示:2015年耐火材料產量總計為100.24萬t,比上年同期的102.16萬t下降1.9%。其中耐火磚產量為33.67萬t,同比下降1.9%(2014年耐火磚產量約34.32萬t);不定形產量為66.57萬t,同比下降1.9%(2014年不定形產量為67.84萬噸)。
另外,統計數據還顯示,2015年12月份日本耐火材料產量為8.61萬t,同比下降7.2%,環比增長了3.0%。其中耐火磚產量為2.70萬t,同比下降9.5%(上年同月耐火磚產量為2.98萬t),環比下降6.5%(上月耐火磚產量為2.88萬t);不定形耐火材料產量為5.91萬t,同比下降6.0%(上年同月不定形耐火材料產量為6.29萬t),環比增長8.0%(上月不定形耐火材料產量為首的壓鑄、鑄件、注塑、變型材等各領域鎂合金的應用都有望創造一定成果。
世界汽車大廠TOYOTA表示:鎂(Mg)是電池技術的最終方案,但至少需20年時間進展。
電池技術的停滯已經成為了限制眾多種類產品的最大發展瓶頸,無論是智能手機還是電動汽車用戶,都會面對續航焦慮問題。無論是移動設備、混合動力汽車還是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都是目前最主流的解決方案,儘管從實際性能上看,表現並不能讓我們非常滿意。
雖然目前為止,研究人員尚未發明出一種真正具有可以商業推廣潛力的新技術,但是作為世界頭號汽車廠商,豐田公司卻也開始為電池技術“操碎了心”,豐田表示,鎂元素可以讓電池的體積變得更小、續航更持久更耐用,並且無論是智能手機還是汽車領域,都有使用的潛力。
鎂要比鋰更穩定,因此這就意味著可用於電池內部的含量就更多,也可以讓電池的容量更大。金屬鋰的波動性需要嵌入石墨棒才能讓電池正常使用,而如果減少鋰的用量,那麼相反用來保存電能的材料也會減少。
不過鎂元素也有自己的問題,首先,現在還沒有適合鎂金屬的電解液,通常液態電解質是電子在電池兩極之間傳遞的媒介,同時也能夠讓電池內部的化學能量轉化為電能。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開發出不同類型的能量存儲技術。豐田的化學工程師Rana Mohtadi通過研究表示,氫可以作為保存鋰離子的材料,而豐田現在已經在混合動力技術上非常成熟,因此目前也已經到了積極研發氫燃料電池的階段。
當然,與任何新研究一樣,豐田的這項研究也只處於剛剛起步階段,而從實驗室到實際商用之間還有相當長的距離。豐田已經承認,想要將鎂元素應用到電池領域,並且到達消費者手中,至少還需要20年。
資料來源:鎂業供應鏈服務平台
近日,日本鎂業協會發布了2016年度日本國內鎂需求預測及2015年度需求總量。預計2016年度需求總量為4.22萬噸,同比增加2.2%,其中,結構材料需求將帶動整體增長,添加材料及鋁合金等用途也將有所增長。另外,2015年度需求總量為4.1308萬噸,同比增加2.5%,連續兩年增長。
據分析預測,添加材為3.21萬噸,同比增加0.9%,鋁合金添加材料也將有所增長,但其他領域將持平;結構材料為7700噸,同比增加7.7%。同時,以運輸領域為首的壓鑄、鑄件、注塑、變型材等各領域鎂合金的應用都有望創造一定成果。日本耐火材料技術協會統計資料顯示:2015年耐火材料產量總計為100.24萬t,比上年同期的102.16萬t下降1.9%。其中耐火磚產量為33.67萬t,同比下降1.9%(2014年耐火磚產量約34.32萬t);不定形產量為66.57萬t,同比下降1.9%(2014年不定形產量為67.84萬噸)。
另外,統計數據還顯示,2015年12月份日本耐火材料產量為8.61萬t,同比下降7.2%,環比增長了3.0%。其中耐火磚產量為2.70萬t,同比下降9.5%(上年同月耐火磚產量為2.98萬t),環比下降6.5%(上月耐火磚產量為2.88萬t);不定形耐火材料產量為5.91萬t,同比下降6.0%(上年同月不定形耐火材料產量為6.29萬t),環比增長8.0%(上月不定形耐火材料產量為首的壓鑄、鑄件、注塑、變型材等各領域鎂合金的應用都有望創造一定成果。
世界汽車大廠TOYOTA表示:鎂(Mg)是電池技術的最終方案,但至少需20年時間進展。
電池技術的停滯已經成為了限制眾多種類產品的最大發展瓶頸,無論是智能手機還是電動汽車用戶,都會面對續航焦慮問題。無論是移動設備、混合動力汽車還是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都是目前最主流的解決方案,儘管從實際性能上看,表現並不能讓我們非常滿意。
雖然目前為止,研究人員尚未發明出一種真正具有可以商業推廣潛力的新技術,但是作為世界頭號汽車廠商,豐田公司卻也開始為電池技術“操碎了心”,豐田表示,鎂元素可以讓電池的體積變得更小、續航更持久更耐用,並且無論是智能手機還是汽車領域,都有使用的潛力。
鎂要比鋰更穩定,因此這就意味著可用於電池內部的含量就更多,也可以讓電池的容量更大。金屬鋰的波動性需要嵌入石墨棒才能讓電池正常使用,而如果減少鋰的用量,那麼相反用來保存電能的材料也會減少。
不過鎂元素也有自己的問題,首先,現在還沒有適合鎂金屬的電解液,通常液態電解質是電子在電池兩極之間傳遞的媒介,同時也能夠讓電池內部的化學能量轉化為電能。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開發出不同類型的能量存儲技術。豐田的化學工程師Rana Mohtadi通過研究表示,氫可以作為保存鋰離子的材料,而豐田現在已經在混合動力技術上非常成熟,因此目前也已經到了積極研發氫燃料電池的階段。
當然,與任何新研究一樣,豐田的這項研究也只處於剛剛起步階段,而從實驗室到實際商用之間還有相當長的距離。豐田已經承認,想要將鎂元素應用到電池領域,並且到達消費者手中,至少還需要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