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方稀土领跑,要讓中国礦業标准“走出去”
CP-MG 20161129 12:30
資料來源:包鋼日報
圖片:澄柏國際礦業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包鋼日報
圖片:澄柏國際礦業有限公司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產國、出口國及應用國,中國稀土供應一度占到全球需求的90%以上。但長期以來,中國稀土行業卻有難言之隱,即沒有製定國際標準的話語權。 2015年9月,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式成立稀土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由中國擔綱,意味著中國將在國際稀土標準的製(修)訂中發揮積極作用。
北方稀土是中國稀土產業的發端,以白雲鄂博稀土礦開發利用為先導,建立了完整的工業生產及研發體系,在稀土選礦、冶煉、應用等領域研發出多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工藝技術,並被行業廣泛應用。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北方稀土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產、貿易和科研基地,礦產品和冶煉產品產量占到行業的一半以上,是全球最大的輕稀土供應商,其行業影響力舉足輕重。特別是旗下的稀土研究院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綜合性研究機構,稀土科研實力和技術儲備在國內首屈一指,擁有內蒙古首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稀土應用與科研領域最具權威性。深厚的科研積澱,豐富的產業化經驗,成就了北方稀土由世界稀土供應商向全球標準制定者的蛻變。
據統計,截至目前北方稀土先後主導和參與製定的國家及行業標準146項。其中,產品標準34項,方法標準99項,標準樣品13項,總數占到現行國家及行業標準的半數以上。這些標準的製定,完善了稀土標準體系,推動了稀土產業的規範發展,同時也增強了北方稀土在行業中的影響力與核心競爭力,為其參與稀土國際標準制定奠定了基礎。
長期從事稀土標準工作的北方稀土總工程師許濤表示,國際標準化組織稀土技術委員會成立後,北方稀土積極承擔和參與稀土國際標準的製定,爭取讓更多中國標準升級為國際標準,讓中國這個稀土大國在國際上擁有數量更多、分量更重的話語權。
【澄柏國際為礦產品正規合法供應商,亦為中華民國稀土協會創始會員,有鎂礦系列及稀土族產品需求請與本司聯繫】